返回顶部
正在加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壳”里乾坤不再大 价值投资成必选项
时间:2017-12-22 作者:任小雨 来源:证券日报

12月15日晚间,宣亚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此前拟收购蜜莱坞48.24%的股权,经各方协商一致同意终止重大资产重组。该股于12月18日恢复交易,该股复牌当日以一字跌停报收,截至12月21日连续4天跌停,期间累计跌幅达到34.39%。

  另外,大连电瓷12月4日晚间发布公告显示,公司决定终止重组事宜。大连电瓷在今年6月27日披露的重组草案显示,公司拟采用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网罗企业等18名紫博蓝股东持有的紫博蓝100%股权,交易定价为18.6亿元。该股于12月6日恢复交易,复牌当日也以一字跌停报收,此后连续3天跌停,月内股价累计跌幅近四成。

  种种迹象表明,严监管下包括“再融资新规”等政策出台后,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出新变化,沪深两市出现了新环境。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以来“壳”行情一路降温,炒壳的投机现象难以被市场认可,投资者越来越重视上市公司真正的价值和成长性,股市的价值投资复兴渐成趋势。

  虽然借壳也有成功的案件,例如360借壳江南嘉捷回归A股市场,该股复牌后连续18天均以涨停价报收,股价创出历史新高,但是这仅仅是少数个案。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有93家公告重大重组事件失败的公司,今年以来截至12月18日,股价呈现下跌的公司达到80家,占比近九成。其中,有11家公司股价期间累计跌幅高达50%以上。

  笔者通过对上述93只个股进行梳理发现,出现这一新现象主要有以下三大逻辑叠加。

  首先,政策趋严已成新常态。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市场生态环境明显净化。市场炒新、炒差、炒小等投机炒作逐渐得到抑制,投资风格逐渐向价值投资转换。证监会严格稽查执法,杜绝忽悠式重组、盲目跨界重组,监管政策对市场的正面引导效果明晰,重组上市明显减少,炒壳现象有效降温。

  第二,纯讲“故事”却无或少有业绩支撑价值创造的重组案例将越来越难让市场欢迎与接受。统计显示,上述93家公司中,2017年三季报净利润实现同比下降的公司有46家,占比近五成。截至目前,已有37家公司披露了年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忧的公司数量达到15家,占比逾四成。

  第三,IPO常态化下,估值高企难以维系。统计显示,截至12月18日收盘,上述93只个股中,动态市盈率超50倍的个股达到37只,剔除19只估值为负值个股,占比五成。其中,17只个股估值更是高达100倍以上。

  在以往的经验里,在长期停牌后,经历过资产重组、重新恢复上市的公司股价,在不设置涨跌幅限制的首个交易日往往会出现巨大的涨幅,但近期此类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的首个交易日股价大多出现不涨反跌的现象。如,川化股份在经历近20个月的长期停牌后,该股12月18日恢复上市,公司股价竟大幅低开20%后低走,收盘大跌28.9%,12月19日仍以跌停价报收。

  重组失败,股价不跌反涨的股票,数量虽少,但基本都有业绩支撑。统计显示,上述93只个股中,有13只个股年内股价实现上涨,其中的11家公司今年三季报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在强监管严监管背景下,借壳、并购重组等市场行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炒”伪重组、伪并购将越来越来没有市场。在伪重组熄火的同时,A股估值体系的修复和重构正在深刻进行中,投资逻辑向价值投资转变,这将引导价值投资成市场主流,新一轮估值修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