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正在加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可转债成为融资方式“香饽饽” 年内54家公司拟发1900亿元
时间:2017-11-14 来源:证券日报

今年下半年以来,可转债分外火热。据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两市有54家公司发布了可转债预案,发行总规模超过1900亿元。

从发行规模来看,最大的一笔可转债预计发行规模为500亿元,最小的一笔可转债发行规模为0.5亿元。发行期限从3年到6年皆有。

需要注意的是,从这54家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的时间来看,有33家公司是在今年9月份以后发布的董事会预案。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这是受监管层鼓励及这种融资方式逐渐受重视两方面因素影响,不过,也提醒关注可转债的风险。

今年发审委

通过21家公司方案

除了54家公司在今年发布可转债预案之外,从数据统计显示可知,有21家公司的可转债方案在今年获得发审委通过,其中,有20家公司的获通过时间是在今年9月份以后。此外,还有109家公司的可转债发行方案处在国资委批准、股东大会通过等过程当中。

沈萌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可转债案例之所以在今年下半年增多,“一方面是受到监管层的鼓励;另一方面,可转债在市场中很容易被操控成为廉价融资工具,以前不受重视是因为两市公司还有更多更容易的融资方法,但现在这些融资都被约束。”

查阅两市发布的关于可转债的公告可知,在发行债券的过程中,有一些公司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调减发债的规模等。对于调整发行规模的原因,从公告中来看,几乎未被提及。

从发债对应的资金用途来看,多数公司称,将用来建设和公司主营业务有关的项目,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有资金或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若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上述项目的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在不改变本次发行募投项目的前提下,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技术性较强

私募参与发行较多

此外,从可转债的发行情况来看,以“优先配售,网上定价和网下配售”和“私募”这两种发行方式为主。“由于可转债的技术性较强,一般投资者很难把握,因此,参与者中出现了较多的私募的身影。”沈萌介绍。

沈萌解释,“可转债主要是因为其兼具债和股的特点,可以看作是一张低息债券与一张购股期权的组合,换股价依赖于协议约定和市场行情,如果股价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可转债很容易成为一种利息很低的廉价债券,只要将市场行情拉低在换股协议价之下。”

因此,可转债的风险,首先要看发行公司的业务发展是否稳定。其次要看股价走势是否客观以及换股价是否合理。